最近,朋友们在讨论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:爸妈老了,是去养老院养老还是居家养老呢?
1
不要孩子操心,不给子女添麻烦,宁愿苦自己也不为难孩子。这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普遍心理。
前一段时间回去看爸妈,妈妈告诉我说:隔壁的张阿姨老俩口搬去养老院了。
张阿姨老俩口是退休干部,膝下有5个儿女,都在外地,各自成家立业,平时只有老俩口在家,子女们逢年过节或者休假时才能回来团聚。
起初,老俩口身体都很好,每天吃了饭准时下楼散散步,和老伙伴们谈谈心,和邻里们打打牌,有时候还和朋友们相约一起出游。
生活上老俩口彼此照顾,邻里关系也处的非常融洽,逢年过节家人欢聚一堂,生活虽然简单,日子倒也惬意,孩子们在外地也经常电话和父母沟通,得知老俩口的一切都不错,也很安心。
原本以为这样的好日子会永远延续下去。可是2015年,张阿姨因为高血压导致后遗症引起身体偏瘫,出入靠轮椅。
张叔叔除了要照顾张阿姨,还要洗衣做饭,一个人当然应付不了。
孩子们虽然比较孝心,平时经常寄钱寄物,可是在照顾老人日常生活的具体问题上还是帮不了忙,于是孩子们商量决定,给他俩找了一个保姆。
保姆不会照顾人不说,吃喝上还挑三拣四,还动不动就嚷嚷涨工资,事情没干多少,工资要得挺高,动辄以辞职相威胁,连续找了几个之后,张叔叔放弃了找保姆的想法,不再去找保姆了,宁愿自己多忙多累,坚持由自己来照顾老伴。
可是张叔叔也是快到80岁的人了,自己走路都不太利索,成天由他自己推着轮椅上的张阿姨出出进进很危险也很累,一天忙下来,累得腰酸背痛,这样下去迟早自己也会累倒。
张叔叔老俩口年岁已高,老伴生活不能自理。孩子们离得远,(五个孩子分散五处,孩子们接老俩口过去他们怕麻烦孩子,也不愿意去。)一年只能回来一到俩次,为了不让子女操心,不给子女添麻烦,老俩口决定搬去养老院,老俩口依依不舍地告别相处多年的老邻居、老朋友,搬去了养老院。
他们一辈子都在成全子女,却唯独忘了,余生,他们最应该成全的,是自己。
习惯了付出的爸妈,宁愿委屈自己。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渐渐老去、不能自理的时候,一辈子都为子女考虑的爸妈,就会主动做出一个选择:离开她们曾经经营多年的家,把空间让给他的孩子以及孩子们的孩子。
其实他们早就知道:养老院的生活,注定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。去养老院更是老俩口无奈之举。
2
亲情需要呵护,尤其在细节,当我们无意识冷落他们的时候,父母总会觉得自己成了负担,被忽略,不再被需要。
我的父母就属于居家养老,我爸妈是退休老师,虽已到晚年,爸妈身体一直还不错,老俩口自己单独过,生活都能自理,平时老俩口相互照顾,他们也有自己的同学、朋友等社交圈子,做子女的我们每周都会不定期的回家看看她们,妈妈经常说:“在我们自己还能够照顾自己的时候,余生我们准备在家养老,这样挺好的。
和大部分中国传统老人一样,我爸妈喜欢的生活也是子女承欢膝下,生活油盐酱茶。日子在烟火升腾中不知不觉度过了。
忙碌的生活,让他们忽略自己日渐衰老的过程,生活更加充实,更能体现了他们自身的价值。
可是亲情需要呵护,关爱更要让父母接收到,因为父母已经到了敏感多疑的年龄,我们的一些无意识的举动,会让父母错误解读。有一段时间天气持续高温,我连续一个多星期没回家看爸妈,也忘了打电话,再去的时候,我看到了父母眼中的落寞和失望。
那次妈妈居然和我谈到了养老:“当我和你爸身体到了需要被照顾的那一天,我们会选择去养老院养老。” 我当即反对:“不去,咱哪也不去,就在家养老,我们经常回来看你们,这个家,不能没有你们。”那一刻,爸妈露出欣慰的微笑。
我们忘了,父母像孩子一样需要呵护。那一瞬间我很内疚、也很自责。
爸妈在一天天老去,离我们渐行渐远,扪心自问:爸妈一辈子爱我们,操心我们,年轻时候,帮我们带孩子,几个子女,带了大的带小的,孩子大一些能够上学了,又忙着接送孩子上下学,从幼儿园到小学甚至到初中,孩子渐渐地大了,他们却渐渐地衰老了,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,只是爱和陪伴,仅此而已。
所以当父母说自己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的时候,那是爱的谎话,就像我们过得再不好也会善意告诉父母说“我很好。”
爸妈更多的可能是在试探我们的想法,他们很敏感,他们会以为自己老了,不再被需要,不再被重视,他们选择退出,其实他们更在意的是我们的态度:不要退出,我们需要你。
3
话说:养老院的生活,真的更适合养老吗?
在《奇葩说》中,刘楠说道:中国的养老院宣传貌似很完善,什么设备齐全、床位宽敞、老年人在一起可以吃吃瓜子、打打牌,什么远离闹市喧嚣、安享静谧晚年,实际那地离北京300公里,在养老院挖一大池子,就是一线豪华水景,养老院门口有ATM机,就是紧邻中央商务区,广告永远比现实好,收费高、配套设施不完善,工作人员不专业,软件硬件都有待提升。
养老院只能解决看护和同龄人社交之类较浅显的问题,但是那个环境缺少生活中的烟火气,老年人喜欢忙忙碌碌、絮絮叨叨一些生活小事,送孙子上学,顺带逛逛楼下的菜市场,哪个西红柿新鲜、哪个土豆刚上市,哪块水果又涨价了……,因为菜市场人声鼎沸、常年无休、热闹异常,它能扎扎实实地把老人拖拽到一个非常具体的生活中,让他少一些胡思乱想。有时候看到老人一天天衰老,那是不可逆的过程,但是生活的烟火气可以拖拽着他,让他老的更慢些。
老人的生活不是诗和远方,而是小区楼下的菜市场。
人到晚年,最怕谈“死”,环境最为重要。例如:人们都喜欢的是参加婚礼,能感受到热闹、开心的气氛,最怕的是参加葬礼,让人伤感、消极,老人更是如此。
养老院里都是老人,尤以体弱多病、不能自理居多,随时都会有老人离开人世,想想昨天大家还在一起聊天、嗑瓜子,而今天不在了,他 “走”了,看着周围空的床位,会害怕。老人情绪本身就很脆弱,你再让他去面对这种死别场面,真的是雪上加霜。可是老人如果居家养老,就不存在这些问题,他们和小辈在一起,感受的是生命的活力和朝气,他们的心态也会变年轻,他们会觉得快乐、知足。
有人会说:养老院有时候也会和社会慈善机构、学校等联谊啊,刘楠在《奇葩说》说到,她曾经作为一个幼儿的家长,参加过此类的联谊会,无非就是:幼儿在中间表演节目,外面围一圈老人,老人在观看节目,再外面围一圈幼儿家长,家长在拍照,回去以后,把照片拿出来看看,老年人的表情几乎是木的,是不笑的,幼儿的表情也一般,笑得最开心的是幼儿的家长,你说我们是陪伴老人还是老人在娱乐你?
其实,爸妈需要的不仅是一日三餐,他们更需要的是和我们在一起。